国内首创!湛江钢铁为废钢配料行车装上“智慧翅膀”
2023-11-08 08:27:30
加快智能化建设,下好智慧制造“先手棋”,是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所需。
近年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始终保持前瞻性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工作,通过对国内首创项目——废钢2号配料间无人行车的功能验证,不断推动运行效率迈上新台阶,跑出加速度。
当前,湛江钢铁炼钢厂公辅单元乘势而上,向创建示范废钢业内一流智能标杆发起冲刺,全力推进废钢1号配料间行车无人化及效率提升项目建设,让废钢全面实现智慧转型升级。
点燃智能化发展“新引擎”
在2号配料间无人化系统基础上,该项目综合运用信息化、自动控制、智能传感、5G通信等新兴技术,推进多车协同模型及地面安全系统联锁模型升级,建立无人行车全自动废钢装配料模型,提高废钢无人全自动装配作业效率及自动作业精度,让配料间整体实现数智化管理。
协同合作,盘活智能系统
2023年4月10日,1号配料间第一台无人行车投入自动试运行。两个月后,项目团队提前实现了4台无人行车自动试运行。但在试运行初期,无人化行车整体作业效率距离目标值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现场生产供应需求。
为此,炼钢厂厂长助理郑龙捷带领团队以问题为导向,联合宝信软件定期组织“周周读”,从料格废钢的存放、废钢扫描取料规则策略开始分析,结合炼钢转炉生产需求及峰值产量,整体布局智能系统,共同推进无人行车效率提升。
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挖掘创新点,不断深入剖析,提出了“无人行车自动作业动作分解”的方法,让单步动作消耗时间、优化料槽扫描以及单步指令衔接时间分别缩短了57%和66.7%。此外,团队还统计了不同废钢品种单吊重量的数据,结合不同废钢品种堆放特点及料形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现场人工作业时取料特点,提升无人行车单吊废钢取料重量。
逐个击破,为效率提升赋能
经过团队一个多月的努力,平均单吊重量由原2.3t提升至2.6t,整体效率提升13%,满足炼钢全天120炉,平均83%铁水比的冶炼生产,为服务转炉达高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团队成员李文俊作为项目现场协调,每天“浸泡”在调试现场,跟踪行车现场运行状态,不断与行车操作工、宝信技术人员沟通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既然大车扫描范围大,且数据可用,那是否能换一种料槽扫描方法?”“行车多车协同还是存在重钩避让空钩现象”“这个操作画面要改,必须要简化行车工的操作步骤!整个无人系统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则”……每次李文俊发现问题后,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协调解决。
结合无人行车运行特点,团队重新定义废钢料槽扫描方式,优化多台无人行车间的协调、配合模式,减少行车空闲等待时间,提高协同自动作业效率。目前,该模式投用后的使用效果良好,行车设备及系统整体运行稳定。
聚焦数智化人才培养
摒弃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与新作业形态融会贯通,是适应当前智能化变革的必经之路。引导员工理解数智化,站在废钢供应全流程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加快废钢区域全员技能提升及人才变革转型。
为满足现场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团队积极推动作业人员开展自学、提升,从总装槽耗时到单步指令运行时间、从单吊取料重量到配料计划装料过磅误差、从料槽到达转炉入炉时间到行车操作指令衔接时间,全面培养全员数智化思维模式。
为一线员工减负、提高生产作业效率……这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于“全面向智能化升级”的探索和坚持。
而今,智能化变革的浪潮澎湃而至,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更应具备危机感、紧迫感,解放双手,更要解放思想,大步踏上“数智化人才”的轨道,努力提升自身的数智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制造2.0,以管理智能化、控制模型化将数据驱动打造成智慧制造的另一大创新能力,为宝钢股份智能化变革铆足干劲、扬帆起航。
来源:宝钢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