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公司"十一五"期间生产经营成果
2011-03-08 16:13:59
重钢“十一五”在生产经营、环保搬迁、资源开发、企业改革四大战略任务均取得显著业绩。“十二五”期间,重钢将以打造千亿级企业为战略指向,以我为主、多元拓展、做精做强,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再度跨越,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职工年收入水平在“十一五”末基础上翻一番。
生产经营持续递增。“十一五”期间,重钢生产规模由“十五”末266万吨,上升到“十一五”末456万吨,增幅71%;2005年重钢销售收入116亿元,2010年220亿元,总增长90%左右;资产总额从2005年的142亿元,增加到524亿元,是“十五”末的3.63倍。
资源开发拓展实施。“十一五”期间,重钢全方位地实施“三管齐下”资源战略,在重庆市境内,国内矿基地,加快资源开发并实施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采取“走出去”策略,进军澳洲开发海外矿产资源。重钢以此将获得稳定的资源保障,今后自有矿石比例达60%以上,实现矿石资源的“长治久安”。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重钢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优化,核心竞争能力提升,长寿新区实现高效化的集中一贯管理模式和精干、扁平、高效的组织结构。与2005年相比,在钢铁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在册职工由29709人下降到23978人,人均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末51万元/人大幅提高到92万元/人。2010年人均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90%以上,年均增长14%。
据悉,2010年11月,随着重钢新区1号高炉成功点火开炉,新区450万吨钢系统全线贯通。今年,2700mm中板轧机搬迁重建工程、三号高炉、3号360m2烧结机、5号焦炉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预计6月份,重钢就将全面完成环保搬迁,形成650万吨的钢铁产能。
“十二五”期间,重钢集团将按“1主+2重+若干辅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发展。
“1主”的钢铁主业由长寿新区、江津炼钢生铁基地和冷轧及涂镀基地等构成,“十二五”末形成680亿元产值规模,其中:长寿新区在环保搬迁一期650万吨基础上,建设二炼钢系统(棒、线、型、管生产线)和电炉特钢生产线,以及三期FINEX熔融还原系统,形成1200万吨钢以上产能规模,着重打造以船舶用钢为主导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江津炼钢生铁基地重点搬迁改造大渡口老区的存量资产,形成年产65万吨炼钢生铁生产能力;冷轧和涂镀将在现有1450mm、1727mm两套冷轧机组基础上,通过改造原有轧机和合资新建冷轧机组,形成200万吨生产能力。
“2重”为矿产资源业和环境产业,矿产资源业重点开发澳洲伊斯坦鑫山铁矿资源(形成1000万吨/年精矿规模)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20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环境产业重点通过投资建设及运营垃圾发电厂、制售焚烧炉成套设备、以及冶金环保工程承包及运营等,实现10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
“若干辅业”包括物流、建筑与房地产、钢材深加工、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气体制造等其它非钢产业,实现12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
关键词:重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