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总经理刘加才: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
2010-08-02 10:32:37
今年7月,中共中央11号文明确提出将重钢作为西部大开发5大钢铁基地之一。而1个月前,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也破茧而出。这些利好因素为重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重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7月27日,媒体就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等相关问题采访了重钢集团总经理刘加才。
打造“绿色钢铁”刻不容缓
刘加才认为,中国钢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从能否建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入手。中国钢铁工业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已从经济规模与效益,转为“绿色钢铁工业”的打造上。这将是中国钢铁工业首要的大趋势,也是钢铁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重钢在环保问题上有切肤之痛,既是环保的‘受害者’,也是获益者”,刘加才说。调查发现,进入21世纪,虽然每年投入上亿元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地处重庆市主城的重钢始终无法丢掉污染大户的“帽子”。“十五”期间,发展大大受限的重钢,未跟上中国钢铁工业前进的步伐。为从根本上改变“灰色钢铁”的面貌,痛定思痛,重钢举全公司之力启动环保搬迁。
刘加才肯定地讲,搬走的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留下的是代代传承的创业史,重钢环保搬迁搬出了一片“绿色钢铁”的新天地。在重钢长寿新区了解发现,作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新重钢完全实现了含铁资源、能源、水及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水的零排放,吨钢可比能耗降到509公斤标煤,投资近20亿元的余热余压回收发电工程年可节约、回收富余能源21万余吨标准煤,实现自发电量占总耗电量的65%左右,12幢职工倒班房及办公楼上安装了2000多根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每天烧出的热水可供1万多名职工洗浴,每年可省电费400多万。
刘加才还指出,应改变钢铁行业“高污染”的惯性概念。资料显示,随着我们工业化的进程,社会钢铁的积蓄量正在快速增加,预计到2015年后,高排放汽车、使用10年以上的家电将陆续被淘汰,从而使废钢供应量增加,价格相对下降。这样以来,短流程“废钢-电炉-连铸-连轧”的比重将逐步提高,从现在不到15%,提高到30%-40%。外加直接还原、熔融还原技术的逐步应用,钢铁行业碳的排放将大幅度减少。刘加才介绍,重钢在短流程方面正积极探索并寻求与国内外企业合作,为打造绿色钢铁作出贡献。
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统计数据显示,77家大中型钢厂今年6月份利润共计62.5亿元,比起5月份的利润100.44亿元,缩水了近4成。从这一现象,刘加才看到的是:中国钢企应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克服发展中的思想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完成调整结构的重任,彻底扭转成本提高、售价下降双重挤压的被动局面。
刘加才表示,钢企当前应抓住机遇,主动调整品种结构,围绕后危机时代国家宏观调控和部署,增强调整品种结构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满足用钢行业对钢材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新需求。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厚钢板生产商之一,重钢一直看好国内造船业,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船用钢材生产基地。刘加才认为,在当前世界造船向我国转移趋势仍在加强的背景下,方兴未艾的造船业将为船用钢提出更多需求。
今年上半年,我国有三项指标超过韩国,坐上世界造船业的第一把交椅。这三项指标是:接受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和建造量,它们是代表造船业竞争力的三大指标。这更坚定了重钢打造船用钢材生产基地的决心。刘加才认为,这一战略定位的信心来源于,重钢船板拥有比较质量优势,拥有广受赞誉的客户群,外加重钢临近黄金水道长江,拥有地理运输优势。今年,重钢船板有望进入行业前3位,继续巩固西部最大船用钢材生产基地的地位。
再次提速的西部大开发强调建设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刘加才说,这些与钢铁工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指引着西部钢企结构调整的方向。中共中央11号文明确提出加大建设西部5大钢铁基地,这将进一步有力地提升西部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这是西部钢企前所未有的机遇”,刘加才补充道。
从浦东、滨海新区的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为土地升值赋予了相当广阔的上升空间。重庆两江新区的获批,势必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其次,国务院明确重庆要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还有内陆首个保税港区寸滩保税港区在重庆建立。这些机遇为重钢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方向性的选择。
统计资料显示,重钢所在的西南地区,2009年生产的钢占全国的5.7%,而全年消耗的钢占全国总量的9.2%,也就是去年消费大于生产的比重为3.5%,另外重庆每年需外购汽摩用钢500多万吨。这些统计数据为重钢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市场支撑。
刘加才指出,重钢将抓住这些历史机遇,进一步转型升级,在打造船用钢材生产基地的同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加紧建设汽摩用钢生产线,加紧生产精品建筑钢材。
建立“中国模式”资源战略
去年重钢矿产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2.58亿美元收购澳矿,近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和澳洲政府的批准,很快要进入开发建设阶段,一期形成1000万吨高品质精矿生产能力。作为重钢矿投的董事长,刘加才对钢企的资源战略体会很深。刘加才慎重地强调,建立铁矿石谈判“中国模式”任重道远,但必须为之努力,把握好铁矿石进口节奏、国内销售价格、国内流向,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与之同时,中国钢铁企业必须自己拥有矿山或矿山股份。这对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是有利的,也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近3年来,为给新重钢储存“能量”,满足达产后50%的矿石需求,重钢人在积极寻找国外矿山资源的同时,斥资50亿元,在渝、川、陕三省市布局开发和改造5个铁矿山,其中包括远景储量9亿吨的重钢西昌太和铁矿300万吨扩能改造工程和钒钛综合利用工程。
TNC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