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中文 | 客服热线:18939949964 | 高级搜索|

重钢2014年综合竞争力位居国内行业第16位

2014-09-22 11:49:39

日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简称“冶金规划院”)发布2014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测结果,重钢集团在纳入评测范围的73家全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6位,而在同规模钢企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重钢位列第4
 
据悉,继2013年对中国钢企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之后,今年冶金规划院延续了这一做法,并将竞争力要素框架体系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企业基础竞争力、企业发展竞争力、企业经营绩效竞争力。企业基础竞争力板块主要考虑企业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如规模、装备、资源等;企业发展竞争力板块主要考虑企业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科技支撑、能源环保、服务水平、物流效率等;企业经营绩效竞争力板块主要考虑企业竞争力的现实表现,如利润总额、上缴税收、利润率、负债率等效益指标。
 
按照这一规则评测得出的分值,较为客观地反映了2014年中国钢企综合竞争力排名,评测报告中称:“宝钢集团连续4年位居国内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第1的位置,是国内钢铁企业的排头兵;武钢、鞍钢、首钢、沙钢、太钢和河北钢铁分别位居第2到第7位,构成了竞争力测评排名的第1梯队;山东钢铁、马钢、渤海钢铁、包钢、华菱、本钢、中信泰富、南京钢铁、重钢、酒钢、日照钢铁分别位居第8到第18位,在竞争力测评排名中形成第二梯队。”其中,重钢位列第16位,与2013年的排名持平。
 
同时,由于钢铁工业属于基础原材料产业,规模是钢铁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冶金规划院还根据2013年粗钢产量,将钢铁企业按规模分为3000万吨以上级、10002500万吨级、5001000万吨级、50500万吨级4个类别,分别进行了测评。在这一测评体系中,粗钢产量在5001000万吨的企业共有太钢、中信泰富、南京钢铁等12家,其中重钢位列第4
 
冶金规划院在报告中表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资源保障不强、能源环保约束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由产能过剩导致的钢材价格长期持续低迷,企业经营困难,负债率上升等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反映到了竞争力排名上。因此,对于以上问题,应给予特别关注,并积极改善,建议钢铁企业根据竞争对手、区域位置、产品结构、规模水平、资产经营等实际情况,利用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时间窗口期,围绕发展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规划。
 
据了解,冶金规划院于19724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专门从事冶金工业发展规划及战略研究的国家资讯机构,全程参与了国家钢铁产业“五五”至“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以及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和标准的研究,为国家出台和解读钢铁行业发展政策提供翔实依据。
 
来源:重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