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生产经营报告(2012半年报)
2012-09-18 14:06:41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1、报告期内本集团总体经营情况
2012年以来,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经济复苏道路曲折,区域动荡此起彼伏,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国内经济增速显著回落,钢铁市场上涨乏力,房地产调控的溢出效应对钢铁市场走势形成明显的影响;同时,国内造船业和船舶用钢市场态势低迷,产品订单日趋减少,给本集团维持经济规模的生产带来困难。这种持续恶化的市场形势,给本集团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报告期内,根据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环保搬迁的有关要求,本集团已基本完成环保搬迁工作,重庆市大渡口区(“老区”)的设施已停止生产,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新区”)产能得以释放。在新区产能得以释放、老区型棒线正在进行搬迁的情况下,本集团生产规模总体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新区产能有所提升。报告期内,本集团共生产焦炭115.54万吨、生铁269.72万吨、钢280.21万吨、钢材245.36万吨,其中新区产量同比分加增长27.09%、39.37%、33.71%、32.44%,新老区总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7.02%、6.95%、10.90%、11.12%;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282,042千元,同比下降21.15%。受钢铁业整体形势及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累计亏损-648,046千元。
报告期内,本集团成本压力较大:一方面,老区关停,新区产能释放,新区各种原辅料消耗增加,再因受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原料供应和采购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钢材市场持续低迷,降低了本集团成本的可调控空间。对此,本集团通过开展工序降本、优化配矿、优化价格、物流降本等方面的工作,上半年系统降本取得较好成效。
报告期内,受钢材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合同兑现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此,本集团在合同排产、事故控制、一次炼成率、一次轧成率以及控制非计划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炼钢炼成率改进明显,由一季度的87.7%上升到6月份的91.3%,中厚板的轧成率也得到较大提升,2700轧成率6月份已达到93.02%。同时,2700mm生产线的非计划品比率由年初的8.56%降至6月份的6.64%,1780mm生产线由年初的4.92%降至3.83%。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合同兑现率。2012年上半年,本集团共销售钢材(坯)259.88万吨,但由于市场因素及本集团总产能较去年下降影响,比去年同期下降9.68%。
报告期内,本集团公司重新梳理了对标挖潜管理体系,从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对标企业的选择以及指标分析都进行了规范。经过半年的努力,对标挖潜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在集团确定的39项(同行业同机型)指标中,干熄焦率、固体燃料消耗、炼钢工序能耗、铸机溢漏率等4项指标进入行业先进水平,有18项指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纳入本集团统计的43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有31项比2011年明显改善,指标改善率为72.09%。在质量管理方面,本集团积极推进新区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三体系的内审和不足项的整改工作,同时完善了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并严格实施其质量保证计划。在报告期内,本集团完成了CCS,GL,BV,DNV,LR,NK,RINA、KR等8家船级社对新区2700mm产线正火船钢认证工作和降低Al含量认证工作,以及2700mm产线容器钢扩大认证工作。
报告期内,本集团为应对市场挑战,结合未来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和技术投入,取得一定成效。1-6月,共开发新产品、试制特殊要求产品6.23万吨,实现产值313,000千元,其中4100mm产线成功开发E40和E47高强度船板,规格达到70mm,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2700mm产线完成了容锅钢板的认证、36级高船的成分调整;1780mm产线在取向硅钢、汽车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取向硅钢已逐步形成了规模生产能力,上半年共轧制6143吨,成材率85.82%,轧成率90.63%。目前,公司品种钢比例已达40%以上。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分析
截止2012年6月30日,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282,042千元,同比降低21.15%;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0,234,808千元,同比减少21.25%;利润总额人民币-648,030千元,较上年同期由盈变亏。
2012年上半年,本集团西南地区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414,538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37%;其他地区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820,270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2%。
地区
|
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千元)
|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
西南地区
|
5,414,538
|
-31.37
|
其他地区
|
4,820,270
|
-5.62
|
合计
|
10,234,808
|
-21.25
|
2012年上半年,本集团销售钢材(坯)产品收入人民币9,769,965千元,占总收入的95.46%,比上年同期减少20.82%;销售水渣、焦化副产品、钢边切头、水电气及提供电子工程设计安装服务等非钢产品收入人民币464,843千元,占总收入的4.54%,比上年同期降低29.45%。
品种
|
2012年上半年
|
2011年上半年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比重
|
金额
|
比重
|
(%)
|
|
(人民币千元)
|
(%)
|
(人民币千元)
|
(%)
|
||
板材
|
5,223,261
|
51.05
|
4,216,921
|
32.45
|
23.86
|
钢坯
|
325,682
|
3.18
|
592,818
|
4.56
|
-45.06
|
型材
|
39,250
|
0.38
|
2,213,130
|
17.03
|
-98.23
|
线材
|
22,951
|
0.22
|
1,080,446
|
8.31
|
-97.88
|
热卷
|
4,010,407
|
39.18
|
4,011,165
|
30.86
|
-0.02
|
冷轧
|
148,414
|
1.45
|
223,721
|
1.72
|
-33.66
|
小计
|
9,769,965
|
95.46
|
12,338,201
|
94.93
|
-20.82
|
其他
|
464,843
|
4.54
|
658,927
|
5.07
|
-29.45
|
合计
|
10,234,808
|
100.00
|
12,997,128
|
100.00
|
-21.25
|
2012年上半年,本集团钢材(坯)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降低人民币2,568,236千元。主要原因,一是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钢材市场持续低迷,上半年钢材(坯)平均售价人民币3,755元/吨,比上年同期下跌12.43%,降低销售收入人民币1,429,262千元;二是老区停产搬迁,且为应对市场变化,适度控制规模,产销量略有降低,共销售钢材(坯)260.19万吨,比上年同期降低9.57%,减少销售收入人民币1,138,974千元。
售价
项目
|
2012年上半年
人民币元/吨
|
2011年上半年
人民币元/吨
|
同比增减(%)
|
增减收入
(人民币千元)
|
板材
|
3,869
|
4,488
|
-13.79
|
-835,650
|
钢坯
|
3,290
|
4,144
|
-20.61
|
-84,546
|
型材
|
3,320
|
4,337
|
-23.45
|
-12,004
|
线材
|
3,739
|
4,265
|
-12.33
|
-3,209
|
热卷
|
3,639
|
4,083
|
-10.87
|
-489,332
|
冷轧
|
4,497
|
4,634
|
-2.96
|
-4,521
|
合计
|
3,755
|
4,288
|
-12.43
|
-1,429,262
|
销量
项目
|
2012年上半年
|
2011年上半年
|
同比增减
|
增减收入
|
(万吨)
|
(万吨)
|
(%)
|
(人民币千元)
|
|
板材
|
135.00
|
93.97
|
43.66
|
1,841,990
|
钢坯
|
9.90
|
14.31
|
-30.82
|
-182,590
|
型材
|
1.18
|
51.03
|
-97.69
|
-2,161,876
|
线材
|
0.61
|
25.33
|
-97.59
|
-1,054,286
|
热卷
|
110.21
|
98.25
|
12.17
|
488,574
|
冷轧
|
3.30
|
4.83
|
-31.68
|
-70,786
|
合计
|
260.20
|
287.72
|
-9.56
|
-1,138,974
|
3、报告期内经营成果情况
2012年上半年,本集团利润总额人民币-648,030千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人民币663,133千元,其中:
分行业
|
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千元)
|
主营业务成本(人民币千元)
|
毛利率(%)
|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减(%)
|
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
板材
|
5,223,261
|
5,145,363
|
1.49
|
23.86
|
30.45
|
-4.98
|
钢坯
|
325,682
|
336,271
|
-3.25
|
-45.06
|
-40.74
|
-7.54
|
型材
|
39,250
|
43,347
|
-10.44
|
-98.23
|
-97.93
|
-15.78
|
线材
|
22,951
|
24,325
|
-5.99
|
-97.88
|
-97.58
|
-12.94
|
热卷
|
4,010,407
|
3,874,860
|
3.38
|
-0.02
|
-1.65
|
1.61
|
冷轧
|
148,414
|
160,481
|
-8.13
|
-33.66
|
-32.46
|
-1.92
|
其他
|
464,843
|
421,239
|
9.38
|
-29.45
|
-18.41
|
-12.27
|
合计
|
10,234,808
|
10,005,886
|
2.24
|
-21.25
|
-18.69
|
-3.08
|
(1)2012年上半年,本集团主营业务实现毛利人民币228,922千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人民币462,409千元,主要是钢材销售价格下跌所致。
2012年上半年,本集团钢材(坯)平均售价人民币3,755元/吨,同比下跌12.43%,减少利润约人民币1,387,593千元;钢材(坯)销售量260.20万吨,同比降低9.56%,减少利润约人民币18,242千元;另一方面,因铁矿石、煤炭、生铁、废钢等原燃料价格随之下跌以及本集团推进的一系列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8.69%,但不足以抵减售价的降幅,致使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08%。
(2)2012年上半年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94,695千元,主要是因环保搬迁,负债规模相对扩大,导致利息支出以及银行承兑汇票贴息支出增加。
4、报告期财务状况分析
(1)2012年6月30日,本集团资产总额人民币28,488,463千元,负债总额人民币24,895,644千元,资产负债率为87.39%;流动资产人民币14,125,169千元,流动负债人民币18,666,598千元,流动比率0.76。
(2)2012年上半年,虽出现经营亏损,但本集团坚持以收定支原则,做好资金收支计划,掌控好资金支付节奏,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增加1,859,238千元;归还融资租赁及银行借款等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支出1,703,725千元;支付环保搬迁工程费用393,632千元;本集团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38,119千元。
(3)现金流量表项目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
|
2012年1月至6月
|
2011年1月至6月
|
变动的主要原因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59,238
|
-924,096
|
本集团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同时控制资金支付节奏,合理筹划延缓资金支付,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93,632
|
-1,378,877
|
环保搬迁工程逐步陆续完成,同时控制支出规模,使投资项目支出减少。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03,725
|
1,279,770
|
归还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款等使当期筹资活动现金净减少。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38,119
|
-1,023,203
|
在归还和支付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款及环保搬迁工程性支出后,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略有减少。
|
(二)展望
2012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延续,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大,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预计短期内国内造船业和船舶用钢市场难改之前的低迷态势。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力度的加大、审批基建项目的陆续开工及下半年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预计三、四季度整个下游行业或将呈逐步改善格局,钢价有望重获上涨动能。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贯彻“向市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技术质量要效益、向节约挖潜要效益”的方针,坚持开展对标挖潜、开源节流等降本增效工作;坚持把握市场形势,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品种结构以保障合同;坚持抓好系统平衡,治理系统瓶颈,保持适度规模下生产的稳定顺行;努力提高炼钢一次炼成率和轧钢一次轧成率,进一步提高合同兑现率缩短交货周期。同时,本集团将继续完成环保搬迁的各项未完成及后续工作,完善新区的组织生产体系。
(三)报告期投资情况
1、公司债使用情况
本集团2010年发行债券募集资金20亿,承诺其中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支出,15亿元用于归还银行借款。截至2012年6月30日,已累计补充流动资金462,422千元,累计归还银行借款1,500,000千元,支付承销费用37,500千元,债券委托管理人费用500千元,累计支付合计2,000,422千元(含利息收入422千元)。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未超出承诺使用金额。
2、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名称
|
预算项目金额
|
项目进度
|
项目收益情况
|
焦化项目
|
1,098,546
|
82%
|
在建,不适用
|
余热发电
|
375,000
|
45%
|
在建,不适用
|
石灰石运输
|
61,180
|
79%
|
在建,不适用
|
长材产线
|
3,435,000
|
32%
|
在建,不适用
|
靖江物流基地
|
1,300,000
|
49%
|
在建,不适用
|
江津生铁生产基地
|
1,046,000
|
4%
|
在建,不适用
|
(四)内控工作开展情况
1、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目前,公司形成了三个层面的工作机构,即内控最高决策层(董事长任组长)、内控主管层(副董事长为组长,各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内控执行层(内控管理室牵头、各业务处室指定内控专员形成日常工作组),各个层面的工作组结合内控的工作要求,全方位的开展工作。
2、根据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2012]4号文“关于做好重庆辖区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牵头完成了内控年报的编制、报审、披露及备案工作。
3、做好2012年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工作安排,公司董事会3月28日审议并同意续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2012年度审计师及内控审计单位,并于5月31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过。
4、内控管理室牵头汇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等相关资料,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定义、内容、要素、作用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等,并通过公司办公系统传递到公司各内控专员,供内控专员学习。
5、在2011年内控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公司梳理了全资子公司(运输公司、电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三峰靖江港务物流有限公司、靖江三峰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的内控工作流程,并责成上述几家子公司对内控制流程所涉及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确保关键点受控。
6、积极开展2011年内控缺陷的整改完善工作。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所识别的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以及外部审计单位编制的管理建议书中所罗列的缺陷,内控管理室进行了跟踪监督,目前正对上半年缺陷整改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确保公司各业务流程的制度设计有效、制度执行控制到位。
7、积极参加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组办的各类培训及相关工作安排,并根据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2012]159号文的要求,做好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对公司内控专项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来源:重庆钢铁2012半年报,铁诺咨询